人們對房地產的需求已經從簡單的實用型向舒適型轉變,文化地產就更被重視,文化房地產怎么做呢?
文化地產:cultural estate,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房地產業已進入繁盛時期,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已經轉變,不僅僅是居住質量的提高,更是精神的需求。房地產的開發已經從產品本位時代、住宅生態環境時代發展到了追求建筑文化內涵上,因此,文化地產應運而生。
文化地產要求產品能給人以美感和遐想,要有濃烈的“文化味”,體現更廣泛人文關懷的新時代,賦予住宅更多的文化價值和人文關懷。一位哲人曾經說過:“沒有文化的東西缺乏長久的生命力,文化是一種產品附加值最高的元素,地產與文化聯姻成文化地產是它未來的發展趨勢。”如果能夠在品質優秀的地產項目中注入獨特的文化意境,進一步提高房地產項目的質量和生活品位,進而營造舒適、健康、和諧、智能的文化地產,那么所開發的文化地產也是最具保值增值潛力的。
現在,文化地產的星火已經形成燎原之勢。
如何做文化地產是很艱難的事情。
第1操作環節:以文化品味取勝的四個突破口
要點A:文化地產案名突破
臺灣地產項目的案名可謂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根本不局限于所謂的“花園”、“廣場”才一定能表明是地產項目,比如表現“海景”、“山景”和“湖景”特征的,臺灣有“海誓山盟”、“天籟”、“登峰造極”、“蔚藍海”這樣頗具詩情畫意的案名;而香港有些案名也取得相當有品味,如“海信半鳥”、“灝景灣”、“帝濤灣”、“聽濤雅苑”。
據了解,對于文化地產案名的注冊,國土部門有些規定。多的信息量和文化含量,需要在以往的基礎上有所突破。
令人可喜的是文化地產開始出現這樣有特色的案名,如近期上市的“碧云天”,就是緣自于范仲淹的一道詞。這種頗具文化特色的文化地產案名,為其目標市場定位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從文化地產案名的設定可以看出兩岸三地文化背景的差異。而文化地產由于人口來自于全國各地、五湖四海,尚未形成一種主流的文化。因而體現在文化地產案名上也顯得如此的淺薄和直白。
要點B:文化地產建筑內涵突破
以經典項目“上河城”為例:
上河城位于成都市中心內環路北段,北門大橋和萬福橋之間、面積計3000的金弧地帶。南靠文殊院,北臨府河與城隍廟相望,是老成都傳說中“騰龍擺尾”的城北龍神的龍頭位置所在。“上河城”即寓上風上水之意。上河城所處的地理拉置特殊:由于府河兩岸的跨世紀改造工程及文殊院、城隍廟等佛都文化園林景觀帶和文物保護的需要、其四周絕無高大建筑群落。故雖處城內,但視野開闊,空氣清新,有良好的生態綠化環境。上河城想鑄就一個有生命的建筑構成,一個軟的構架,非強迫性、讓人們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讓人們用行為去填充,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成為整個文化地產建筑的一部分。
現在的人們都常談論歐美的生活方式,什么歐陸風情、港文風格等等,好像這些就是品位、但實際上那不過是文化地產皮毛而已。這種認知的偏差是一種錯位:社會的錯位。在現代中國開放之后的社會轉型期間,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們很多人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迷茫:究竟,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生活?其實,中國人有中國人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國人很在乎生活的實質性內容,講究集體性氛圍和個體隨意性以及相互交流。中國式的生活方式是很具有歷史感和影響力的,還具有一種親和力,它有別于其他國家和地區。這種生活方式在文化、藝術、建筑、風俗習慣等各方面形成和表現,但其實質只有一個,那就是地域性。真正適合我們的,還是中國本土文化范疇的生活形態和生活方式,這種方式體現在文化地產建筑上,就是“院宅建筑”。
上河城是這樣的一個代表,它所首創的“院宅建筑”完全是中國人的房子。它至少是在作一種嘗試的追求,在表達人的生活和居住的需求和理想?,F在人們不一定接受,但最終它會深入人心并且被廣為采用。
這就是“一個充滿回憶的新城——一上河城”。
要點C:文化地產會所提升突破
近年來,隨著人們住宅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會所已成為文化地產項目的必然配套。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亦越來越重視追求文化精神生活的享受,追求生活的品味和內涵。集傳統會所功能與文化內涵于一身的文化會所的形成是當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古語有云:“居有竹、室有書畫、手撥琴弦、生活有棋藝,才謂之高雅。”今天,這樣的生活在翰林閣已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