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十年的粗放式躍進,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資源約束、能源約束、環境約束、國際金融危機、貧富兩極分化、城鄉居民分化,導致了生態惡化與社會問題的交叉困局。這迫使我們不得不調整發展模式,調整生活方式,調整社會關系,而最為重要的是要調整思維方式。生態文明,正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環境與社會和諧共生、協調發展、人類可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新型世界觀與全域倫理觀。
為此,我們不僅僅要改進資源能源的利用技術,制定嚴苛的環境與生態保護規則,修復重建生態系統,還應基于社會關系調整,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系統,形成集約、節約、公平、和諧的社會系統,調整生活方式,倡導環保低碳的生活理念。這一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可能探索出一個經濟有效、社會公正、生態和諧的新型未來社會。
具體可以參照綠維創景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案例:中國的達沃斯小鎮——貴陽·朱昌"生態文明新型城鎮"規劃探索。
朱昌鎮位于貴陽市西部的水源保護地——百花湖東岸, 百花山脈橫臥于貴陽市主城區和朱昌之間,區域整體生態環境良好,具有喀斯特地貌的丘陵遍布區域、森林茂密(森林覆蓋率40%以上)、濕地環繞、人文底蘊深厚、地形復雜、生態敏感性高(圖1)。本次規劃以朱昌鎮主城區為主,南北沿百花湖8公里,總規劃面積為12.46平方公里,涉及7個行政村,約1.2萬人口。如何基于高生態敏感區的現狀(圖2),建設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且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城是本項目的難點,據此綠維創景提出了生態城市規劃的五部曲模式。
構建生態城鎮指標體系,確定生態城市規劃目標
綠維創景在規劃時從自然、經濟、社會三個子系統進行考慮,結合貴陽市生態文明城市指標體系和國內外的案例,提出通過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規劃、生態建筑、基礎設施、民生改善及人文生態七大路徑進行朱昌生態城鎮指標體系的構建,并分為110項分項指標。
尊重原有生態基底,通過生態修復、生態建設,重構朱昌生態新格局,落實生態指標,實現朱昌城市的生態低碳可持續發展。
以生態環境框架為基礎,通過綠廊與水系增加百花湖與周圍山體的公共空間聯系,強調用地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注入生態產業,建設活力朱昌
生態城市的核心驅動力是發展生態經濟,本規劃按照生態產業標準,進行產業篩選,并延長相關產業鏈,以生態文明論壇永久會址帶動的會議會展產業為引擎,以泛旅游產業為核心產業,以生態產業服務業為重點產業、以城市綜合服務業為支撐產業、以生態農業為輔助產業,最終形成朱昌鎮生態文明先行實踐區的產業集群。
統籌
在統籌兼顧政府、企業、農民等多方利益的基礎上(圖12),由企業墊資,完成永久論壇會址建設、拆遷、居民回遷以及其他公共設施建設。
展示生態特色,做生態城市建設的領航人
作為世界級的生態文明論壇永久會址,除了承載論壇本身的功能之外,更多承擔的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示范、展示平臺,包括生態技術的展示;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的展示和示范;生態社區、生態文化、生態生活方式的示范等。綠維創景對此做出了水生態展示系統、生態景觀展示系統、慢性交通展示系統、節能與綠色建筑展示系統、生態文化展示系統、科技智能化展示系統、生態城市管理展示系統等七個系統
參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