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環境的構成要素都有哪些?
主要有標志性建筑、城市文化設施、街區、風景名勝和城市整體特征等5個要素。
眾所周知,標志性建筑(含城市雕塑)對于構成城市形象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羅丹曾說:“我們整個法國就包含在我們的大教堂中,如同整個希臘包含在帕提農神廟一樣”。絕大多數標志性建筑都有著“三優”的共性:那就是優越的選點、優秀的設計和優美的環境,三者缺一不可。如紐約自由女神像,選點在紐約灣口,迎著從舊大陸到新大陸的航線方向;雕塑形象融圣母瑪麗婭、法國大革命女戰士與雕塑作者的慈母于一身;雕像挺立在海水環抱的綠島上,環境空靈優美。難怪她被譽為美國的象征。有些名城采用大手筆,在一個區域、一座廣場、一條軸線上布置若干標志性建筑,在形成建筑藝術高潮的同時也集中、典型地體現了城市文化特征。如巴黎從盧浮宮到德方斯大門的大軸線、華盛頓從國會山到阿林頓公墓的中心區、北京從永定門到景山的大軸線都是優秀的實例。
文化設施是營造城市文化環境必不可少的要素,在歐洲,以大劇院為中心的文化廣場比比皆是;在北美,更有近代的文化中心建筑組群,突出了文化設施在城市中的多元功能和優美形象。在規劃布局時,一定要通過城市設計選好地段,與城市的干道、廣場共同組成城市生活的熱點。如紐約在西城的貧民窟區建起了林肯中心,隨后在對面建起了公寓,沿街出現了商店餐館,貧民窟不復存在,這個區成了“不夜城”。而華盛頓其在風景優美的波特馬克河岸建起了肯尼迪中心,雖然建筑本身也是一位名家的成功之作,但由于它對岸就是阿林頓國家公墓,處于政治性較強的地區,市民只能來看演出,別無其它活動。
《北京宣言》提出:“我們要用群體的觀念、城市觀念看建筑”。不論是傳統的舊街區還是新建設的現代街區,都是展現城市文化的重要場景。現在許多城市開始認識到在舊城更新發展中,保護、保存傳統歷史文化街區是多么重要的文化復興活動。它對于城市文脈的延續,對于民風民俗的展現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F代街區包括產業區、居住區、文教區和商業區,它們從不同的側面體現著現代城市文明的風采。住宅建筑一般占城市建筑的60%~70%,不論是居住環境還是建筑形象,對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都具有很大的影響。近年來,我國沿海一些早期受西方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現在為了城市大環境的協調,在恰當的地段建設了一些頗具西洋古典風格的建筑,倒也合情合理。但一些內陸城市流行的“歐陸風”,則是不倫不類的文化錯位。西方人在追求自己文化的回歸,而中國人也跟著歸到人家老祖宗的門下,此風實不可長!
風景名勝自古以來就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標志。我國許多城市都有命名“八景”“十景”的傳統作法。對于歷史文化名城,要保護、發掘、利用其風景名勝;對于新開發的城市,則需要從規劃之日起,有意識地打造自己時代的風景名勝?,F在一些城市通過新聞媒體評選城市勝景,這是好事。但評選之后還需要擇優提高、擴大成果,把優中之優延續下去。這樣通過日積月累,也就積累了我們時代的“八景”“十景”。
保持和發揚城市的整體特色。自然特色是構成城市整體特征的本底,人為建設是構成城市整體特征的能動因素。兩者的結合則體現了城市文化的水平和特色。古今中外許多名城都十分注重城市與山水的關系。但由于不同的文化淵源,西方人好占山頭,好入大水,發揮極至;中國人則好依山傍水取其“宛自天成”,而且前后左右都要有所照應。如何把握城市的整體特征,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城市性質定品位,城市規模定尺度,歷史文化見文野,自然環境凝風格。
4、冒昧地問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對城市文化環境進行營造?
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應是長效型的建設,而不是突擊式的裝潢。既要深謀遠慮,又需日積月累,在正確的文化取向、文化定位的前提下,有明確的戰略思想,有優秀的城市設計和實施方案,有切實的建設步驟,有特色的運作經營,可以做到“三、五年有一個小變化,十來年有一個大變化”,這個變化的標志往往是對上述幾個要素之中某一點的突破。對于變化,如今人們的認識已由激進轉為平和,那就是一座城市要有所變化,還應有所不變。“變得像紐約了”“變得不認識了”“世界大同”了,這決不是好現象。一個人不能六親不認,不能失去記憶,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在這里,筆者想談談在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中經常會遇到的一個難題:是統一還是對比。統一是指事物的一致性,對比是指事物的差異性。在繪畫、雕塑、音樂、建筑等藝術創作上都廣為運用這兩種手法。其實,在這二者之間并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在對比中求統一,在統一中求變化”,這本是藝術創作的一個基本法則。而最后衡量和評價藝術效果的標準則是“和諧”。“和諧為美”這是古往今來的一條基本美學原則?,F代美國建筑大師路易斯•康就說:“形式含有系統間的和諧,是一種秩序的感受,也是一事物有別于其它事物的特征所在”。1978年國際建協在《墨西哥宣言》中指出:“如今大多數建筑師每每只著眼于建筑的形式,拘泥于其狹隘的技術—美學意義,越來越脫離真正的決策,這種現象值得注意。建筑學的發展要考慮到全面的社會、政治背景,只有這樣,建筑師才能作為專業人員參與所有層次的決策”,國際建協在《北京宣言》中指出:“職業的自由并不能降低建筑師的社會責任感”。
20世紀后期,一些“前衛”的流派各持己見的現象在建筑創作中也有反映:就是要打破和諧,就是要否定公認的原則,以“先鋒”“前衛”為先進的標志。我國有些同行在這些思想的影響下,對國外一些名作不求甚解,而對它們進行片面的頌揚。他們常常舉出艾菲爾鐵塔、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和華盛頓東館、蓬皮杜文化中心作為建筑與環境不和諧而成功的佐證。艾菲爾鐵塔難道只是因為采用了鋼結構與環境形成強烈對比而成杰作?不然,因為它優美的曲線造型,羅馬風的大拱,乃至拱券口的鋼結構圖案都在與巴黎的建筑傳統文化對話。1999年新年世界三大男高音的演唱會在艾菲爾鐵塔下舉行,音樂會的臺口就采用了艾菲爾鐵塔的有細部花紋的拱門。這正說明艾菲爾鐵塔不是天外來客,而是歐洲傳統文化與工業化新技術的結晶。盧浮宮廣場上的玻璃金字塔,在這座利用傳統宮殿擴建而成的現代化博物館的建筑空間中,僅僅是一個進入地下大廳的入口,也是地下大廳的玻璃屋頂。其尺度在這個大環境中僅是一個小品,其玻璃的透明質感并沒有阻擋人們觀賞盧浮宮的視線,應該說這是大統一中的小對比,無損總體環境的和諧。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東館完全是一座全新的現代建筑。它在環境上的成功首先在于其遵守了總體規劃的邊界條件和高度控制。東館、西館一今一古,卻有著一致的高度和水平輪廓線,并采用了出自同一石礦的灰色石材飾面。東館主入口向西,與西館的東門處在同一條軸線上。貝聿銘先生精心采用這些措施保證了東館這組獨具個性的建筑與環境達到高度的和諧。對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建筑單體設計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巴黎舊城區的城市風貌上則不得不持否定的態度。1996年,中國建筑學會代表團赴法進行學術交流,當法國接待官員介紹到巴黎城市如何注重統一諧調時,筆者曾以蓬皮杜文化中心向其請教。這位官員作了一個遺憾的表情并說:“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以前批準建造的。按照我們新的POS(城市規劃規范)和1994年制定的大巴黎總體規劃,現在報批這個方案是通不過了”。由此可看出,不是外國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人家也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凡事還是以基本原理和實際效果來檢驗為好。
其實,在20世紀的最后十幾年,在城市設計和建筑藝術上,基本原則的回歸已成為世界主流。在1999年召開的第20屆世界建筑師大會上的兩個主題報告和所通過的《北京宣言》就是時代的強音。國內外大量城市建設的實踐反復證明了城市的統一性和建筑的諧調性是有文化內涵的城市必不可少的品質。“和諧為美”這是一條永恒的美學原理。
有關城市規劃的更多的相關知識你可以登錄我們院的網站——旅游運營網,閱讀相關的研究專題和資料,當然我們也歡迎您可以直接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會誠懇的為您來解答疑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