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旅行在許多發達國家已經十分盛行,而我國現代意義上的研學旅行則出現于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中期,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嘗試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尤其是上海、北京等一些發達的地區,但發展現狀并不樂觀。
市場調查顯示,很多家長對研學旅行這一方式是比較認可的,但如今市場上產品紛雜、良莠不齊,且很多產品打著“研學旅行”的幌子,重游輕學,游而不精。綠維創景認為,究其原因主要是景區、消費者、組織者、政府之間沒有形成有效的對接。景區的修學旅游產品開發缺乏特性,有時候只是掛一個“研學”的名頭,與一般人群的旅游并無二異。旅行社等組織者在現階段更多關注的是修學旅游的利益,據媒體調查顯示,打著“研學”名號的旅游團普遍比一般的團貴50%左右。他們只是簡單的將游和學并在一起,在學校選擇、導師資源等教育方面并沒有太多的優勢,而在培養青少年的獨立性、課外知識、自主能力等方面也不夠專業,因此,很多學生在參加完研學旅行后,并沒有太多的收獲。政府方面,一是監管不夠,沒有對相應產品的標準規定;二是,沒有搭建一個組織者與消費者之間順暢交流的平臺。
推薦閱讀:
歡迎關注“綠維創景”官方微信(微信賬號:lwc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