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多年以來,我們習慣說的一個詞是農業旅游,可以說,農業旅游在全國各地已經普遍開展起來了,并且形成了以農家樂為代表的農業旅游形式。中國旅游從1978年開始,到現在已有26年,全國的星級飯店達到10000家,旅行社13000家,縣以上的旅游景區景點18000家。雖然沒有統計“農家樂”的數量,但估計全國的“農家樂”達到五萬甚至十萬,其中成都附近的“農家樂”有六千個,樂山附近的“農家樂”有三千個。全國的“農家樂”應該說是在一個自發的生長過程中達到了一個巨大的規模。當然比較起來,我們的“農家樂”還是一個初級階段,經營規模很小,經營的水平也不高,但是總體規模很大,總體影響很大。所以多年以來,大家都是按照“農家樂”這個概念來說,這次北京提出來叫做民俗旅游,而國際上普遍的概念叫做鄉村旅游。去年十月份,在貴州專門組織了一次鄉村旅游的國際論壇,來了十幾個外國專家,專門介紹了各個國家鄉村旅游的一些發展情況,可能這個概念比較準確一點。但是北京強調民俗旅游,實際上也反應了北京鄉村旅游發展的一個特點,就是突出民俗,所以能夠約定俗成。
這樣,民俗旅游可以簡單的定義為以民間風俗習慣及自然與社會生態為主體的旅游活動。首先,民間風俗習慣是主導性的,所以才能稱作民俗旅游;其次是以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為基礎,比如農村的民俗旅游,其自然生態是主體;城市的民俗旅游,其社會生態成為主體,他們都是民俗旅游的基礎。所以,一個主導、兩個基礎、三個綜合就構成了民俗旅游活動。
二、特點
第一,民俗旅游要突出文化,正是因為突出文化,民俗旅游才同其它形式的旅游有所區別。一是與農村旅游的區別,農村旅游就是農業活動,農業活動不能簡單的概括成民俗旅游。雖然郊區民俗旅游包括農村旅游,但與農村旅游的一個根本區別是,它的民間風俗習慣更加突出,文化性更加突出。二是與民族旅游的區別,嚴格的說,民族旅游也是民俗旅游,但是民俗旅游范圍廣。尤其是北京地區,其民族鄉不多,所以更多的體現是一種北方民俗,而不完全是民族;但南方就不同,尤其是云貴川藏這些地方民族特色非常濃郁,吸引力很強。相比之下,北方的民族特色不夠突出,所以在民俗方面需要下點功夫,打造文化品牌。
第二,民俗旅游要突出生態,不僅要突出自然生態,還要突出社會生態。農村的社會生態主要表現在村,而不是表現在戶,這樣就形成了鄉村的俱樂部,鄉村的社會生態。這種社會生態本身就是我們的資源,如果把它做好了,就會成為非常有吸引力的資源;如果把郊區民俗旅游只局限在戶上,就不能發揮社會生態的規模性。
第三,民俗旅游要突出產品。因為民俗旅游說到底是一個旅游產品,只有這個產品有別于其它類型的旅游產品,才可能構成自己的特色。所以作為一個產品應該有一個運行的完整體系,從資源的利用產品的開發,一直到服務、到市場的促銷宣傳。這是一個完整的運行過程,并且在運行的過程中構成了一個服務鏈,對應的就是客人的需求鏈。如果把產品單純的局限在一家一戶上,這個產品就不完整,相當于工廠只有一個車間,只能生產一點產品,不管原料來源、產品銷售,這顯然不是市場經濟下的產品概念,更不是旅游市場上的產品概念。
所以說到底,民俗旅游要突出文化,突出生態,突出產品,形成獨特的旅游產品,才能樹立形象,打造品牌,形成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