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新城概念辨析
英國《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對“新城”的定義——一種規劃形式。其目的在于通過在大城市以外重新安置人口。設置住宅、醫院和產業,設置文化休憩和商業中心。形成新的、相對獨立的社會。根據這個定義不難發現.我國現階段出現的各種新城,很多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新城。但是我們并不能否認其存在和發展的意義,故有學者提出了“類新城”的概念。自從大城市出現緊張的人口和就業壓力以來,“類新城”就以各種形式伴隨著大城市的城市化進程而出現。較常見的有城市新區、城市組團城郊居住區等形式。
當前我國新城建設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新城”。就其內容和形式而言可以分為:內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換所聯動形成的“新城”;城市結構改變生成的組團級“新城”;城市郊區化蔓延形成的郊區”新城;以一大型項目為中心的特定新城以傳統小城鎮為基礎發展而成的新城。
筆者認為類新城雖然在結構獨立性、社會獨立性等方面和新城存在差異。然而從本質上說,新城和類新城只是不同規模城市采取的不同疏散方式。
無論是新城還是類新城,都是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進程中出現的規劃和建設現象,其目的也都是為了解決城市問題。其一方面順應了大城市的人口和就業的疏散,優化城市的空間構,阻止郊區化的蔓延。另一方面加速了大城市郊區的城市化進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二、中國新城規劃建設中出現的問題
近幾年來我國大城市中新城規劃和建設正在不斷升溫,例如北京2004年總體規劃修編中提出建設11個新城,上海的一城九鎮規劃等等雖然已積累了一些經驗然而作為一種在國內剛剛興起不久的事物.其發展中也還存在不少問題。
就新城規劃中的城市空間規劃與建設而言。當前中國的新城規劃建設主要還是沿襲現代主義所推行的“功能主義城市”的理念,在解決許多舊有問題的同時中國新城規劃的空間建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形成了功能較為單純的城市分區,尺度巨大的街區(街區的長寬恐多為500~l000m,有的甚至更大);土地和新城規劃強化以汽車為主導的交通模式,通過拓寬道路、延長道路線、新建公路等方法滿足交通量不斷增加的要求,居民每日生活所需到達的各個場所之間的距離大多遠遠超過了人的步行能力,街區與街區之間被多車道的寬闊道路網分割,由此造成城市空間被割裂的后果,形成冷漠的、超越人性尺度的城市空間。
因此,中國在建設新城的初始就需要找到一種或多種合適的方法和理念來借鑒指導,避免上述新城規劃建設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提高城市建設發展的效率。
三、新城規劃建設的理念
1、明確新城規劃的邊界,嚴格控制城市外圍綠地,防止城市變相蔓延。
在城市化的進程中,伴隨著城市的發展由量到質的變化.從功能單一到多樣化、綜合化.城市的空間結構也由封閉式向開放式演變,呈現出從單中心轉變為多中心及復合組團式結構。大城市,尤其是那些在中心區有大面積老街區的大城市,為了避免或者減弱單中心集聚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在城市總體規劃中都不再拘泥于單中心的城市形態,而是向著開敞、多中心或組合城市的方向發展。這時,除了城市原有的主中心、主城區外,還會規劃建設一些具有多功能的組團級新城。這些新城規劃伊始多是依自然地形、道路和綠化分隔。
正如新城市主義所主張的,城鎮的發展要有一定的邊界,這一邊界是由自然環境容量所限定的,人們不能模糊和消除這一邊界的存在。一旦突破這個邊界也意味著超過了城市的規模極限和生態極限。
但是,這些組團新城發展到了一定階段常常會各自膨脹,相互蔓延成片。繼而出現新一輪變相的城市圈層式外擴。為此,在新城規劃建設時,需要明確城市邊界,嚴格控制城市外圍綠地建設,防止新城之間以及新城與主城之間相互蔓延。
另外明確邊界的存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新城空間上的完整和獨立,并能促進居民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當然前提是新城規劃建設達到一定水平,而不是依賴主城的附屬物。
2、倡導TOD發展模式,大力發展公共快速交通系統。
新城市主義倡導的TOD模式要求在公共交通站點10~15分鐘的步行距離內設置商貿、金融、郵電等公共服務設施,組成一個核心商業區。由于一定規模的核心商業區其服務半徑與容量是一定的,可以保障商業區附近居住區的開發密度,同時限制新城的發展規模,從而保證了新城的緊湊發展。
我國是人口大國,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中國的私家車擁有量雖然逐年增長.但是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不可能成為汽車輪胎上的國家。從生態環境、資源利用的角度看,中國更加應該控制小汽車的發展勢頭。因此,新城公共交通的大力發展則保證了在限制小汽車發展的前提下,居民依然可以享受便利的交通。主城與新城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
此外,新城規劃應該在交通節點附近形成復合的核心商業區,其一方面可以滿足當地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從而使得新城更能夠集聚人氣。
由于是新城,很大程度上都是新開發土地,政府在發展TOD模式時,控制住交通節點的土地,新建商業等公共服務設施.并以租賃的形式將店面轉讓,政府可以借此獲利其收入可以再投入到城市規劃建設中來。
3、注重新城規劃的混合多樣性建設。
多樣性是城市的天性,城市由無數個不同的部分組成,各個部分也表現出無窮的多樣化。《雅典憲章》所崇尚的功能分區沒有考慮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導致城市相當地冷漠.單調而缺乏生氣和活力,并帶來越來越多的城市交通問題。
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是指在城市某一特定區域內具有多種性質的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對城市的交通具有很大的影響。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工作和居住分離造成的高峰時段交通擁擠,非高峰時段運量不足的問題。城市土地的混合利用可以做到備類土地利用的平衡發展,就地吸納本區居民出行,減少跨區出行活動,從而減少有限通道的交通壓力,緩解交通擁擠。
4、注重城市文脈的延續與再塑,形成城市肌理和鄰里傳統。
文脈是人與建筑的關系,建筑與城市的關系,城市與其社會文化背景的關系。對于人這樣一種社會性生物,如果城市中只有鋼筋水泥建筑的物質的顯型形態,而沒有政治、經濟、歷史、文化以及社會習俗、心理行為等隱形形態,那么人們不會來此生活和工作,至少不會喜愛這座城市。因此文脈是城市賴以生存的背景,它是一種粘合劑,將城市的顯形形態和隱形形態粘合在了一起。對于完全新建的新城而言,建設文脈的重要性與物質環境的建設同樣重要,而在有一定基礎的城鎮發展起來的新城在大規模的改造中如果不注重文脈的延續,將對城市肌理造成嚴重的破壞。
從具體的實踐操作來看,筆者認為在我國的新城規劃建設中應該注意這么兩點:一是在新城規劃中,居住區規劃建設要以人為本,關注居民日常生活的元素,從居住區一個雕塑,一根燈柱入手,建設小尺度、高密度、親近人的鄰里社區;第二是創造好的公共空間.不是為城市的氣派等冠冕堂皇的原因而建,而是建設成為人們樂于在此交往、散步娛樂等的城市中最具特色和最具感染的公共活動空間。
5、鼓勵公眾參與。
長期以來,為了追求社會公平,各國新城規劃都鼓勵公眾參與。在新城規劃建設中,通過鼓勵公眾積極參與新城規劃建設,可以提高居民對自己家園的熱愛與認同,使得居民凝心聚力,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隨著現代電子技術與媒體的發展,網絡討論與虛擬現實技術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舞臺與表達空間。
參考資料來源《基于新城市主義理念的新城規劃與建設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