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設施的浪潮與思考
近年,公共設施建設在我國方興未艾,這既是中國綜合國力上升的必然表現,也是人們生活水平與精神素養提高的必然要求。奧運契機引發了新一輪體育場館的建設與升級,奧運風潮過后,則進入到了文化設施發展新階段——各地新建的博物館、大劇院、藝術中心等層出不窮。
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符合社會文明發展趨勢——這些由政府或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向公眾開放、用于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的公益性場館,包括大型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電影院、劇院等,既是居民接觸和普及文化藝術的重要場所和最佳渠道,也是滿足公眾文化需求、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同時,通過城市底蘊與現代藝術手法結合的創意性表現,還可作為城市的文化標志性景觀,增強城市的魅力與影響力,成為城市的新地標與新名片。
雖然作用巨大,但這一輪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過程中同樣存在諸多問題和困擾,主要如下:
1、成本過高。過于追求標志性而導致高造價與高維護成本,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大劇院與藝術中心屢見不鮮;
2、利用率過低。功能的單一性滿足不了人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需要,如精心建設與布置的博物館即使是在免費的情況下,往往也僅有寥寥數人參觀;
3、項目缺乏群眾基礎。目前我國各地文化設施的建設具有一定盲目性,缺乏市場調查,演藝節目的引入缺乏群眾基礎,使得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4、經營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即使是先期投入由政府埋單,但高昂的維護成本使得眾多文化設施難以為繼,這也是困擾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
造價高、利用率低、缺乏群眾基礎、經理管理上存在一定特殊性,無論是社會價值,還是市場價值,都使得公共文化設施的“性價比”大打折扣。如何準確衡量公共設施的綜合價值,并使其充分發揮公共性和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利用過程中亟需解決的問題,也是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的問題。
單純從文化角度很難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綠維創景認為,應該轉換思路、轉換眼光,跳出文化來思考其解決之道——即從旅游角度對公共文化設施進行休閑化提升,通過模式創新、手法創新等,激活公共文化設施的“公共”本質,實現其利用價值最大化。
二、“公”與“益”的統一
1、公與益統一成為必然趨勢
公共設施是一種公益項目,更多的偏重于公共利益、偏重于為大眾服務,就我國公共設施的運營現狀,公共性與經濟效益大多沒有實現統一。但縱觀國外成功的公共設施的發展軌跡:“公”與“益”可以很好的融合,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公益的“公”絕不是代表免費或由政府買單,過多的政府參與,某種程度上還會阻礙公共設施的正常發展;而“益”的實現則更為重要,既要體現作為公共服務功能的公共利益,也應該實現自身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綜合價值——這也是公共利益更好、更大、更持久的體現。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對公共設施的投入已相當大,剩下的運營問題則是積極采取措施,實現“公”與“益”的有效統一,即政府實現模式上的轉型,更多的讓市場參與,給予企業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建設前期就需通盤考慮設施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實現規劃與經營的雙鉗制推動,從而保障公共設施的可持續運營和價值的最大化。
2、市場參與,實現價值最大化
隨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不斷發展,經營模式日益成熟,以政府為經營主導,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公共文化設施的運營中:從政府主推到企業參與,再到政府與企業聯合經營,實現了經營模式的創新發展,充分發揮了公共設施的“公”“益”價值。以下為幾種常見模式的基本判斷:
(1)政府主導。政府全額撥款,主管單位負責經營:有利于保障公共性,但政府負擔相對較重,企業缺乏活力,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企業主導。企業自負盈虧,自籌資金保障場館順利運營:有利于充分獲得收益,但過于商業化,企業更多的關注經濟收益,而忽略了場館的公益性,不利于大眾參與。
(3)政府+企業經營。政府外包給企業,即政府擁有場館所有權,將場館外包給企業經營,給予企業一定補助,企業則負責開展各種商業活動解決運營資金。通過雙方的通力合作,激活了場館的運營活力,既能有效減輕政府負擔,又可保障場館的公眾性及可持續運營。政府+企業模式是我國公共文化設施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公共文化設施效益最大化的最佳運營組合方式,將成為未來公共文化設施經營的主要方向。
模式創新是“益”實現的前提,公共設施價值的充分挖掘,還取決于打造手法的創新:用休閑景區化手法對公共設施進行品質提升,更能體現公共設施的收益功能:通過自身品牌的創建,實現價值最大化。
更多關于旅游文化節策劃書的相關研究,請參閱
《“旅游眼”看公共文化設施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