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憩活動和景觀的動感設計離不開人這一核心要素,表演者、觀賞者、參與者,不同的人扮演了不同動感角色。
(1)表演藝術的動感設計
戲劇、電影、馬戲、雜技等傳統的表演藝術,行為藝術,都是典型的動態藝術形式,但不是我們現在講的動感藝術。表演藝術的動感設計,不是強調藝術的動態形式,而是強調藝術中觀眾與表演者的互動,強調運動過程本身的體現,強調觀眾主觀上參與運動的感受。
戲劇、電影、馬戲、雜技這一類傳統的表演藝術的發展正在與郊野化的趨勢相互融合,而張藝謀的山水實景劇“印象劉三姐”,就是戲劇業動感藝術設計的經典代表。
綠維創景在北京房山旅游節的策劃中,提出了“郊野劇”創意。郊野劇,就是在郊野之中,開展戲劇化的演藝活動;以山水大地為舞臺,使用實景道具,吸納觀眾游客參與,把戲劇化的舞臺,搬到旅游區山水之中,同時,把戲劇變成了共同參與的游樂。
(2)行為藝術與行為藝術化設計
行為藝術因為其很強的感官感受而具有很強的動感特質。人的行為也成為一種藝術表達手段,把人的活動納入了藝術,把過程納入了藝術。
而對于動感藝術而言,其他行為的藝術化,具有更大的商業使用價值。比如,綠維創景在“動感藝術地帶”中,設計了人體雕塑,以真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公園內形成可以活動的雕塑,不斷豐富鮮活的造型,成為一道道風景。
另外一種在劇情中形成的參與人員的行為藝術化的效果也很理想。服務人員的服裝、語言、動作的藝術化,是最有震撼力的運用。我們曾經策劃過一個“江湖”項目,是一個起義軍的寨子,我們要求進入寨子之后,服務人員全部穿江湖裝,使用“經典黑話”,游客每人一本“江湖手冊”,使游客完全融入戲劇化場景中。
推薦閱讀:
《旅游設計中的動感化設計思路探析》
歡迎關注“綠維創景”官方微信(微信賬號:lwcj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