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專家的回答。
首先感謝您對北京綠維的關注,我們的理念以高度責任感和積極創新精神為客戶提升價值。
自然旅游資源的“觀光+體驗”模式就是對于那些擁有一定的農業資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夠鮮明規模也存在著差距的地方,如果擁有較好的自然旅游資源稟賦(清新的山水自然環境、美麗的田園風光、整潔舒適的鄉村居住環境等),就可以通過觀光游的模式將旅游作為創造更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途徑。游覽區內的農田果園、花卉苗圃、動植物飼養場應精心包裝,讓游客找到返歸鄉村的真實感受,在優美的田園風光和勃發的自然生機中享受回歸自然的快感。
桂林陽朔是我國發展鄉村旅游最早的縣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無水無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陽朔自然風光的特征。 依托陽朔及周邊各鎮的自然田園風光來滿足游客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如歷村、福利古鎮、興坪漁村等,都可以滿足體驗型游客的要求,“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體驗農事活動,組織游客與農民一同采摘品嘗,或參加四時農事活動;農家訪問,考察生態農業生態村等活動。
當地鄉村的特色民居、鄉村工藝作坊、鄉村農事活動場所應為游客提供能夠深入鄉村生活的空間,使游客參與農耕活動、學習農作物的種植技術、農機具的使用技術、農產品加工技術以及農業經營管理等,親身體驗農產品生產過程。游覽區內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銷果園、農產品集市等,既讓游客有機會購買鄉村旅游產品,又充分體驗收獲的愉悅。
人文資源占優勢的“觀賞+學習”模式
對于在農業特色和自然資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優勢的農業地區,我們就可以走這條觀賞加學習型的模式路線。例如桂北地區,通過挖掘桂北悠久的歷史,發達的農業文化、古代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交融歷史、鄉鎮“社日”壯族歌圩、瑤族盤王節等民族活動將本地區的人文資源和旅游作最優的結合。這種模式不但要求人們要認同當地農業文化充滿差異的地域性特征,還要致力于為當地這些處于弱勢的文化找到重新發揚光大的理由。
農業文化旅游資源是不能簡單地進行自然或人文的劃分的,它綜合了自然與人文兩方面的特長。我國有一句古話叫“十里不同俗”,所以這類地區在開發時應以農業生產勞動為核心,以耕作制度、勞動工具、勞動產品、生活習俗與禁忌的開發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農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反應了當地農業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農產品是農業生產的果實,可以讓旅游者充分體驗收獲的快樂、了解生活習俗特別是與農業生產有關的生活習俗及各種禁忌,以生動的形式與充滿想象的內容展示了農業文化發展的歷史與現實。從原始農業到現代農業,勞動工具發生了很大變化。從農具的使用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國農業文化每一點滴的進步,也可以看到我國農業文化現代化的快速發展。認識農具實際上就是認識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如果進行適宜地開發,應該可以成為絕好的旅游產品。這些都可以進行觀賞性和學習性的開發。
拓展閱讀:
3.《旅游產業導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上是對您所問問題的回答,不知您是否滿意,您如有不解之處,可以登錄旅游運營網,我們院鄉村旅游及郊野休閑規劃設計中心的專家會給您及時的答復。